王兴兴称具身智能的AI完全不够用 成机器人应用瓶颈
发布时间:2025-08-09 18:53:49来源:
一、王兴兴的核心观点:为什么具身智能“不够用”?
1. 现有AI与机器人硬件的割裂
-
“大脑”与“身体”不匹配:大语言模型(如GPT-4)在虚拟世界表现惊艳,但移植到机器人上时,因缺乏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感知和动作控制能力,导致执行效率低下。
-
案例:机器人抓取一个水杯,AI可能理解指令,但无法精准计算力度、角度和滑移风险。
2. 数据匮乏限制AI训练
-
真实场景数据不足:机器人需要的不仅是文本或图像数据,而是包含力觉、触觉、空间关系的多模态数据,这类数据采集成本极高。
-
仿真与现实的鸿沟:仿真环境(如Isaac Gym)训练的AI模型,在真实世界中常因摩擦力、光线等变量失效。
3. 实时性与能耗的挑战
-
延迟问题:具身智能需在毫秒级完成感知-决策-执行闭环,现有AI模型计算负载大,难以部署在边缘设备(如机器人本体)。
-
功耗限制:机器人需轻量化、低功耗的AI芯片,但高性能AI往往依赖大型算力(如GPU集群)。
二、行业痛点:具身智能卡住了哪些机器人场景?
1. 家庭服务机器人
-
理想:机器人可整理房间、照顾老人。
-
现实:因无法理解杂乱环境(如识别“袜子该放哪里”),商业化进展缓慢。
2. 工业柔性制造
-
理想:机器人自适应装配不同零件。
-
现实:传统编程机器人仍占主流,AI仅能处理固定流水线任务。
3. 户外复杂场景
-
理想:四足机器人自主巡检工地、灾区。
-
现实:动态障碍物(如突然出现的行人)仍依赖人工远程干预。
(责编: admin1)
版权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