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国近期宣布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,在中东局势持续动荡的背景下引发全球关注。尽管这一举措被视为对 “两国方案” 的实质性支持,但学者普遍认为,巴勒斯坦国的真正建立仍面临多重结构性障碍,短期内难以实现。以下从法国承认的动因、巴勒斯坦建国的现实困境及国际博弈的复杂性三个维度展开分析:
法国选择在 2025 年 9 月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,既是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回应,也是其外交战略的重要布局:
-
人道主义危机倒逼立场转变
自 2023 年 10 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,加沙地带已有超 6 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,饥荒问题日益严峻
。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阿代尔・巴卡万指出,“每天约 91 人死亡的现状不可持续”,法国需通过承认巴勒斯坦国彰显对反人类罪行的抵制
。此外,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定居点扩张(2025 年议会通过决议推动 “事实吞并”)进一步压缩了巴勒斯坦的生存空间,迫使法国调整政策
环球网。
-
欧洲外交主导权的争夺
法国试图通过此举在欧洲内部塑造 “两国方案” 的支持者形象,缓解欧盟内部在巴以问题上的分歧。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崔洪建认为,法国此举旨在 “体现外交独立性,影响欧洲立场”,并推动更多国家跟进环球网。目前,欧盟 27 国中已有 11 国承认巴勒斯坦国,法国的加入可能形成连锁效应光明网。
-
国内政治与经济利益考量
法国国内约有 60 万巴勒斯坦移民和 50 万犹太裔公民,马克龙政府需平衡族群诉求以维护社会稳定环球网。同时,法国希望通过支持巴勒斯坦建国,提升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,保障能源供应并参与加沙重建的经济合作光明网。
尽管法国承认具有象征意义,但学者普遍认为,巴勒斯坦国的可行性仍受制于以下核心矛盾:
-
以色列的领土扩张与安全诉求
以色列长期将约旦河西岸视为 “安全缓冲区”,截至 2025 年,定居点已覆盖该地区 40% 的土地,且基础设施与以色列本土深度整合环球网。以色列外交部总司长巴尔塔尔直言,法国承认是 “对以色列主权的损害”,并警告此举可能削弱法以关系。内塔尼亚胡政府更宣称,巴勒斯坦国的建立将威胁以色列生存,主张 “大以色列” 愿景光明网。
-
巴勒斯坦内部的分裂与治理困境
哈马斯与法塔赫的长期对立导致巴勒斯坦政治碎片化。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与法塔赫主导的约旦河西岸在安全、经济政策上存在严重分歧,无法形成统一谈判立场。此外,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(PA)腐败问题频发,国际社会对其治理能力缺乏信任环球网。
-
国际社会的协调失灵
- 美国立场倒退:美国驻以大使赫卡比 2025 年 6 月公开表示,美国不再 “全力支持巴勒斯坦建国”,甚至建议 “由穆斯林国家划出领土” 安置巴勒斯坦人央广网。这种立场与法国形成鲜明对比,削弱了国际共识。
- 欧洲内部裂痕:德国以 “需先谈判” 为由拒绝跟进承认,英国则表示 “若以色列不停火将在 9 月承认”,凸显欧洲政策的碎片化光明网。
- 阿拉伯国家的有限支持:尽管沙特等国参与法国主办的和平会议,但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的实际援助有限,且更关注自身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环球网。
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引发的连锁反应,将加剧大国在中东的战略竞争:
-
美欧分歧的公开化
美国对法国的批评(如赫卡比称法国 “划出领土” 的建议)反映出跨大西洋联盟在巴以问题上的裂痕扩大央广网。法国则通过与沙特合作主办国际会议,试图构建 “独立于美国的中东调解平台”光明网。这种博弈可能导致国际社会对巴以问题的干预更加分散。
-
联合国框架下的权力博弈
法国计划在联大推动决议,将巴勒斯坦国地位从 “非会员观察员国” 升级为 “会员国”。但美国明确表示将动用否决权,且以色列已联合部分国家抵制相关提案光明网。此外,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(UNRWA)资金短缺问题持续,削弱了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的实际支持环球网。
-
区域安全格局的重塑
法国承认可能刺激哈马斯等武装组织的激进行动,进一步激化巴以冲突。同时,以色列可能加强与埃及、约旦的安全合作,形成 “反法轴心”,以对冲法国影响力。地区国家如土耳其、伊朗也可能借机扩大自身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话语权。
尽管法国承认具有里程碑意义,但学者对巴勒斯坦国的可行性持谨慎态度:
-
法理基础与现实的鸿沟
田文林研究员指出,“两国方案” 虽有联合国决议支撑(如 1947 年第 181 号决议、1967 年第 242 号决议),但以色列通过军事优势和定居点建设实质性改变了领土现状,使巴勒斯坦国的建立缺乏地理连续性环球网。外交部数据显示,巴勒斯坦实际控制区仅 2500 平方公里,不足 1947 年分治方案的 22%外交部网站。
-
国际承认的局限性
目前全球已有 142 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,但多数国家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,且缺乏对以色列的实质性施压手段环球网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所长秦天强调,“承认不等于落实”,若无法推动以色列停火并撤出占领区,巴勒斯坦国仍将是 “纸上谈兵”央视新闻。
-
路径依赖与改革需求
学者普遍认为,巴勒斯坦需通过内部改革(如解除哈马斯武装、建立廉洁政府)和国际社会的持续施压(如经济制裁以色列),才能为建国创造条件。法国提出的 “解除哈马斯武装” 作为承认前提,虽引发争议,但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治理能力的要求光明网。
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强硬政策的一次集体回应,但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。巴勒斯坦国的建立不仅需要国际社会的政治支持,更需以色列的政策转向、巴勒斯坦内部的团结,以及大国协调机制的重构。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,“巴勒斯坦建国是权利而非奖励”,但在当前地缘格局下,这一权利的实现仍需跨越重重障碍。法国的行动或许能推动国际社会重新聚焦巴勒斯坦问题,但真正的突破,仍取决于各方能否以 “两国方案” 为基础,开启实质性的和平谈判。
(责编: admin1)
版权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