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江苏一名男子食用蚕蛹后,仅 10 分钟就出现严重过敏反应,眼部迅速肿胀成 “肿眼包”,伴随皮肤瘙痒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,经抗过敏治疗后症状才逐渐缓解。
- 过敏诱因:男子此前未吃过蚕蛹,此次为首次尝试,食用约 100 克后快速出现过敏症状。蚕蛹属于高蛋白食物,其含有的特定蛋白质易成为 “过敏原”,尤其对过敏体质人群或首次食用者,可能触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。
- 症状发展:过敏反应从眼部肿胀开始,随后蔓延至面部、颈部皮肤,出现红斑和瘙痒,同时伴有胸闷、呼吸急促。医生指出,若未及时就医,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喉头水肿、过敏性休克,危及生命。
- 治疗与提醒:患者入院后,医生立即给予糖皮质激素、抗组胺药物静脉注射,2 小时后症状得到控制。医生强调,该男子属于典型的 “速发型食物过敏”,此类反应发作快、进展猛,必须第一时间就医。
- 高蛋白类:蚕蛹、蝉蛹、虾、蟹、贝类、鸡蛋、牛奶、牛肉、羊肉。
- 植物类:芒果(果皮附近汁液)、菠萝(含菠萝蛋白酶)、桃子(桃毛或果皮)、坚果(花生、核桃、杏仁)、草莓、猕猴桃。
- 加工 / 特殊类:酒精(尤其啤酒)、海鲜酱、含食品添加剂(如亚硫酸盐)的零食、部分中药(如蜂胶、蝉蜕)。
- 错误 1:“忍一忍就好”—— 出现皮肤瘙痒、红肿、腹痛、腹泻、呼吸困难等任何过敏症状,无论轻重都需立即停止食用致敏食物,及时就医,切勿拖延;
- 错误 2:自行服用 “偏方”—— 过敏发作时,不可自行涂抹刺激性药膏或服用未经医生指导的药物,避免加重症状(如含激素的药膏滥用可能掩盖病情)。
- 首次尝试高危食物时,先少量试吃(如蚕蛹仅吃 1-2 个),观察 30 分钟至 1 小时,无异常再正常食用;
- 明确自身过敏原者,需严格避免接触;过敏体质人群就医时,主动告知医生过敏史,便于医生规避用药风险;
- 家中可常备抗组胺药物(如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),但仅适用于轻微皮肤过敏,出现呼吸困难、喉头水肿等症状时,必须立即拨打 120。
(责编: admin1)
版权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。